【分享】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建设的加快,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制约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物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由于物联网场景中的实体均具有一定的感知,计算和执行能力,广泛存在的这些感知设备将会对国家基础、社会和个人信息安全构成新的威胁。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的应用,对现阶段面向信息安全监理的物联网架构、关键技术,着重探讨了技术应用。
一、信息工程安全监理的物联网构架
信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安全监理体系,而物联网则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辅助安全监理体系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督,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将一些信息工程中的风险与安全问题及时的通知业主,这个构架的主旨即是:对于信息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实现信息工程中安全隐患的可操作性。由于信息化安全监理的领域覆盖面比较广,安全指标比较高,连续性也比较高,人们便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信息工程的改造及建设是存在的风险与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管。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的目标是:特定物品的安全监管,生产中的安全监管,重要设备的安全监测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系统中,物联网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为系统的核心所在,主要是依托于网络平台,利用统一的物品编码手段、射频识别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手段等,可以对广阔范畴内的各类单件产品进行追溯和跟踪。将其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中进行应用时,主要是通过对各处应用设施器具设置EPC标志,并采用无线射频手段,实现对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在网络系统中进行传输发布,监理人员依据EPC标签即能够获取到产品各阶段包含的信息,从而对生产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判断。即这其中通过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全面采集有用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汇总,运用移动计算手段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对信息工程安全进行监管。
2、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作为物联网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科学模式,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感知及交互能力。当节点受到破坏时,则会造成融合节点无法对正常信息及恶意数据进行分辨,因此在物联网数据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安全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具体的融合管理办法,加强对数据信息的验证,这样即使节点受到破坏,用户也能够分辨出正常信息和恶意信息。同时还要进一步对物联网信息存储机制进行完善,这样就可以通过可信定位,从而使节点能够获取到正确的位置信息,提高物联网感知信息的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信息工程安全监理质量。
3、路由定位协议设置
由于在节点位置存在许多具有较强隐私性的信息,因此需要有效的提升其安全性能,因此在物联网系统中需要应用到科学的安全机制,实现对信息的全面监测和保护,并对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应用到路由定位协议,从而使节点能够准确对信息的真实位置进行确定,并降低由此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通过设置路由定位协议,能够使信息交互和感知更具高效性,全面提升信息工程的可靠性,并构筑出一个稳定的系统环境,进一步促进系统的完善。
三、物联网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方面的问题
在新时代中,物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而且能够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感知,其中涉及的行业有政府、国防以及金融业等。因而,我们更应该对信息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重视。在传统的信息网络工程中网络与节点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利用传统的手段无法真正满足实际的需求,也无法将额外的节点引入到物联网的系统中。所以,我们更应该采用有效的加密手段以及管理存取等方法,从根本上对物联网的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有效的保证信息工程的安全监理实践水平。
在进行信息加密手段的研究中一定要做好密钥的管理,因为这对信息的形成、分发以及更新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全局方案的预制过程中应该根据安全工作标准以及其他的节点规划等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密钥的管理,可以利用预分布的工作方法,在没有联机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完整的密钥箱,然后不同的节点根据不同的密钥,从而形成一种连续的密钥环。
经过一定的规划以后,具体的节点只要配备相应的密钥,这些节点就可以成为安全通道中的一部分。为此节点的对等以及多跳传输的特点就可以通过无线感知网络显现出来。如果利用网络对一个节点进行了攻击,并利用这个节点进行恶意的路由篡改,通过网络将这些问题进行传播,那么就可以构成一种黑洞,从而引发蠕虫病毒。所以应该对无线感知网络的基本特点以及互联网作为研究的核心基础,对路由的安全协议进行科学的设置,从而保证物联网整个信息的安全可靠。
(内容节选自《刍议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工程安全监理中的应用》,作者:王胜林,白敬华。文章收录于《网络科技》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北京赛迪工业和信息化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

